相关栏目
院系热点

基于产教融合的商科“活”案例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03日 来源: 网络 字体大小:

新时代大学生的情感与行为特征对既有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形成诸多挑战,基于产教融合开展商科案例教学模式探索是在课堂上“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前沿教学课题。本文在分析新时代大学生情感与行为特征、产教融合机会与挑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并定义“活”案例的概念,探讨商科“活”案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及教学检验表明:(1)区别于书本的教学案例,“活”案例指教师实地研究的企业案例。区别于组织学生的企业参访,“活”案例教学模式是以企业正在开展的管理实践为内容的教学活动过程,包括构建“活”案例教学的一系列课堂教学设计、实施、方法与评估;(2)基于产教融合的商科“活”案例教学模式,是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大学生对课堂教学创新需求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尝试。

一、研究主题

案例教学方法创新始于对学生教育教学需求变化的分析。广义而言,替代以往的“90后”大学生,“00后”大学生成为中国高校的教育教学对象主体而被教育研究所重视。改革开放后期出生和成长的“90后”大学生经历了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受到了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的影响;而“00后”则出生于互联网时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更加多元化,受到了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影响。因此,与成长后才接触和学习数字技术的学生相比,“00后”大学生对数字技术和在线知识的获取、传播和分析更为熟悉和自然,大学课堂部分教师授课知识更新速度不如学生快,从而出现“教师辛苦讲授、学生价值无感”的现象。如何适应数字经济产教融合环境下“00后”大学生群体的情感与行为特征,因势利导地提高大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受教育满意度,成为当今中国大学教学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痛点和难点之一。现有教学研究成果对“90后”大学生教学模式创新进行了诸多有益的讨论,但缺乏针对“00后”大学生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三位一体创新设计的探索。同时,案例教学方法创新需要考虑作为应用学科的商科与产业前沿实践之间密切互动的特征。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产教融合需求,商科的产教融合尤其注重师生对商业前沿实践挑战的洞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现有相关文献多从工科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或职业教育领域探讨产教融合模式,或探讨企业背景的商学院产教融合模式,缺乏将案例研究与商科产教融合模式关联起来的具体研究。

针对上述两个教育教学研究缺口,本研究以“00后”大学生情感与行为特征分析为基础,从商科产教融合视角,探讨高校本科专业课程“活”案例教学模式与方法,将该模式与方法应用于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教学中。该模式与方法经过五年多的教学检验不断优化。  

二、研究重要性

传统的“一本教材、一个教案、一种答案”的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数字时代的大学教学的要求。因此,为了使专业课教学更适应“00后”大学生的需求,需要开展更多的教学模式创新探索。互动型商科案例教学模式是一种具有时代适应性的教学模式,它可以较好地满足“00后”大学生彰显个性、勤思考爱分享、渴望在“内卷”中获得成就感,及追求平等话语权等情感需求。通过互动型商科案例教学模式,“00后”大学生可以展示自我和释放自我需求。数字经济时代的产教融合为互动型商科案例教学模式提供了社会发展的基础,从而满足“00后”大学生上述需求。

三、研究观点 

第一,区别于基于书本教学案例的商科教学模式,及以促进产教融合为目标的案例教学,“活”案例教学模式强调教育教学对企业现实情境和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的培养,通过对“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企业进行调研交流、观察分析和数据研判,提升教育教学活动与产业界之间的紧密互动。因此,基于产教融合的“活”案例教学模式可以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

第二,基于产教融合的“活”案例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对案例企业正在实施的管理活动进行重新设计或创新性探索。为实现教学目标,该模式由对象选择、理论与方法讲授、案例解决方案、案例管理者走进课堂,及教学组织五个相互关联的关键环节构成;

第三,通过从理论与方法讲授、解决方案迭代改进、案例企业管理者点评三方面对“活”案例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检验,表明基于产教融合的商科“活”案例教学模式,是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大学生对课堂教学创新需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创新,对于商科案例教学具有借鉴价值。

四、研究模型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