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走丝装置相关的断丝,机床运行到一定时间其走丝装置精度变差,尤其是导轮的磨损,会增加钼丝的抖动,破坏火花放电的正常间隙,易造成大电流集中放电,从而增加断丝的机会。
分析:可从3个方面去检查导轮机构的精度。
(1)导轮V形槽变宽 这会使用电极丝在Y轴方向产生往复移,表现在储丝筒正反换向时出现不进给或跳进给的现象。
(2)导轮V形槽的底径不圆 这是由于支撑导轮的轴承损坏,加工时钼丝没有进入导轮的V形槽或有污物将导轮卡死,钼丝拉出深槽所致,当用手摇动储丝筒时会发现电极丝在X轴方向前后移动。
(3)导电轴与导电轮接触不好引起断丝 加工中发现电源表指左右摆动大,进给速度快慢不均匀,有时电流表指针退回到零,控制台进给速度很快,因没有放电,最后将钼丝拉断。这时要更换的导电轮和导电轴。
(4)导电块长时间使用或位置调整不好,加工中被电极丝拉出沟槽,导致夹丝及断丝。加工时导电块沟槽深度为8mm左右,应及时更换导电块,才不易断丝。
与工作液相关的断丝,工作液在使用较长时间后,变得脏污、综合性能变差是引起断丝的重要原因。根据加工经验,新工作液每天工作8小时,使用两天后效果最好,继续使用8~10天则易发生断丝,需要更新的工作液。对切割速度要求高或大厚度工件,其工作液的配比可适当淡一些,约5%~8%的浓度,这样加工较稳定,不易断丝。在加工中,用纯净水配置的工作液较用自来水配置的工作液更稳定,较少发生断丝。
来源:网络
广州理工学院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